香水的诞生,最初不过是为了掩盖那个时代无处不在的难闻体臭;
而高跟鞋的出现,则是为了让人们在满地粪便的街道上能够优雅地行走,避免踩中污物;
至于那些华丽奢华的服饰,贵妇们只能在裙摆内解决如厕问题,因城堡内厕所极其有限;
敌人在攻城时,不得不攀爬被粪便堆积得厚重坚硬的“粪墙”,这成为他们面临的一大难关;
可以说,欧洲中世纪的空气中弥漫着的味道,比你想象中还要恶臭难闻得多。
假如有一天你穿越回那个欧洲中世纪,别幻想着遇见优雅的贵族阶层、宏伟的城堡和风度翩翩的王子。
展开剩余85%恶劣到极致的卫生条件会让你不断呕吐、腹泻,原本浪漫的手捧鲜花变成了无奈的选择,因为那时空气臭得让你不得不“选”花香掩盖粪臭。
有人或许会觉得这言过其实,但事实远比你想象的残酷。
说起世界历史上最先进、最具匠心的下水道系统,非古罗马莫属。
古罗马将智慧与城市建设完美融合,下水道系统运转了超过2500年,极大地保障了公共卫生。
当时的人们无论贫富,每天都热衷于去澡堂洗浴,身体清洁被视为避免疾病的必要手段。
尽管无法完全消灭寄生虫、虱子和跳蚤,罗马时期却未曾爆发类似中世纪那样的大规模瘟疫。
进入中世纪后,种种原因导致下水道系统被废弃,宗教信仰使人们开始抵制洗澡,卫生环境急剧恶化。
当时欧洲城镇规模有限,最多不过数万人,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困难重重,技术也非常有限,导致卫生管理方式极其粗糙。
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从窗户往外随意倾倒粪便,弄脏街道。
为避免踩到污物,贵族男性穿上了细高跟鞋,巧妙地避开满地的脏污。
然而,街道上的粪便乱泼依旧无序,恶心又危险。
于是当局颁布法令,禁止随意“投翔”(即随地大小便)。
但命令往往形同虚设,人们依然我行我素。
后来国王加码规定,排便者必须先高声呼喊三声,以警示路人。
出人意料的是,这条奇特的规定很快被欧洲各国纷纷效仿,仿佛奏效了一般。
你可能以为只有普通民众卫生状况堪忧,实际上,即使在气派的凡尔赛宫,也不乏随地大小便的贵族与士兵。
原因无他——夜晚起夜不愿走远,方便起见便选择随地解决。
王宫内,国王与随从日夜生活在一起,既要打扫环境,也时常制造脏乱,随时“迁徙”新的污秽物场所。
贵妇们身着繁复华服,若急需解手,只能让仆人拿盆放在裙内,如厕极不便。
当然,城堡也设有简易厕所:城墙上开设单独小室,铺石板,挖孔,粪便直接掉落城墙外的空地。
统治者们也试图改善这种恶臭,统一收集粪便集中丢弃于城外或河中。
然而,这导致城墙外的粪便日积月累,晒干后形成坚硬“屎墙”,反而给敌人提供攀爬攻城的便利。
聪明一点的统治者选择将粪便直接扔入护城河,河水污浊且臭气熏天,敌人不愿淌过这浑水攻城,甚至可能在上岸之前就被恶臭逼退。
为防御,这些城堡的外墙越来越高,护城河也逐渐被填成陆地。
人均寿命因此极为短暂,常年徘徊在20到30岁之间。
这表明,他们的解决办法虽野蛮,却是那个时代的现实。
中世纪的衣食住行同样充满了野蛮与原始的色彩。
贵族们吃饭时没有优雅的红酒杯和银制餐具,只用双手进食。
他们的餐桌礼仪非常简陋:不允许用手抠鼻涕,踩住掉落的鼻涕就算合规,似乎是为了避免地上仆人吃东西时被恶心到。
普通百姓的生活更加朴素,一块硬黑面包既是食物,也是防身工具。
他们的居住条件极其简陋,常与家畜同床共枕。
长期如此,瘟疫爆发不可避免。
黑死病肆虐,使得欧洲人视洗澡如洪水猛兽,卫生状况再度恶化。
中世纪人将水视作圣洁象征,洗澡能洗净身体和灵魂的污秽,但他们认为越脏的人越接近神明。
修女们几乎不洗澡,修道院中只有三条毛巾,修士一年洗澡不过两次,且必须遵守严格规定。
另一方面,医生们认为洗澡会打开毛孔,使疾病入侵,反倒不如保持身体污秽形成的“铜墙铁壁”更健康。
由于不洗澡,体味浓重,法国人发明了象征浪漫的香水和丝袜。
著名的路易十四一生仅洗过三次澡,热衷穿高跟鞋和丝袜,喷香水成日常,这些行为背后并非浪漫,而是为了掩盖体臭。
当时的医疗手段极其粗暴——放血疗法。
一旦生病,便放掉“脏血”,以为这样能治愈疾病。
如果因此失血过多死去,则被视为罪孽深重,注定与上帝有缘。
此外,病人还可服用草药熬成的汤剂,但不是喝,而是作为灌肠药使用。
这两种治疗方法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救命法宝。
值得一提的是,病人偶尔获准洗澡,也算是一种治疗手段。
但对多数人来说,洗澡更像是一种惩罚,所以即便伤口化脓、虫蛆滋生,也宁愿不洗。
中世纪的欧洲人展现了人类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。
最终,经过现代科学的不断探索与发展,人类对疾病和环境有了更多认识,生活条件也显著改善。
这说明,正是经历了漫长的痛苦磨砺,才激发出一代又一代人的潜能,促使人们渴望更美好的生活,勇于发现未知,创造奇迹。
发布于:天津市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